当有“吾不如”的清醒 -凯发一触即发

中共潜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  潜山市监察委员会   主办
当有“吾不如”的清醒
来源:潜山市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:2019-12-13 11:00

自古以来,中华民族就有谦虚谨慎、戒骄戒躁的美德。据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载,刘邦在总结楚汉之争得失时说:“夫运筹策帷帐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。镇国家,抚百姓,给馈饷,不绝粮道,吾不如萧何。连百万之军,战必胜,攻必取,吾不如韩信。此三者,皆人杰也,吾能用之,此吾所以取天下也。”刘邦所说的“吾不如”,印证的就是这一美德。

  水满则溢,月满则亏;自满则败,自矜则愚。后人在评价刘邦功业时称,刘邦是靠“吾不如”坐拥天下,成就大汉数百年基业,这是有一定道理的。刘邦功成名就之后,许多大臣恭维他、颂扬他,但他却始终保持“吾不如”的清醒,着实难能可贵。翻阅史书,众多圣哲先贤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,名垂千古,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胜利之时从不居功自傲,赞美面前从不自我陶醉,时刻保持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”的忧患意识。正是这种勤于反思、善于内省的品格,使他们获得了不断进步的动力,拥有了积极进取的人生。

  “吾不如”就是要不务虚荣、远离功利、拒绝浮躁,看淡得与失、名与利,砥砺谦虚谨慎的品德修养,追求“见贤思齐、见不贤而内自省”的精神境界。北宋苏轼在《晁错论》中写道:“天下之患,最不可为者,名为治平无事,而其实有不测之忧。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,则恐至于不可救。”事实上,人最容易迷失自我、放弃进取、得意忘形、忘乎所以的时候,往往就是功成名就、歌舞升平、身边满是鲜花和掌声之时。如果不能清醒认识、谨慎对待成绩和荣誉,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,“不测之忧”将近尚不知不觉,终有一天会倒在胜利面前、倒在荣誉堆上、倒在赞美声中。

  70多年前,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把我们党在全国执政喻为进京“赶考”。他告诫全党,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”,体现出共产党人强烈的自省精神。从此,谦虚谨慎、戒骄戒躁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加强自我修养的重要准则,也成为人们反骄破满、自警自省的著名格言。

  大量事实表明,从政之路就好似行进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,不谦虚、不谨慎,就容易跌下万丈深渊。细数近年来的落马贪官,大都因陷入荣誉和成功的喜悦之中不能自拔,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,把“吾不如”变成了“不如吾”,在飘飘然中忘记了初心使命,忘记了党性原则,忘记了党纪国法,心甘情愿被“围猎”,一步步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,留下了沉痛的教训和深刻的警示。

  “九牛一毫莫自夸,骄傲自满必翻车。”行进在新时代“赶考”路上,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始终保持“吾不如”的清醒,把“吾不如”作为一种美德来培育、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,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,谦虚做人、谨慎做事,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用全身心的努力和付出,诠释共产党人的追求和风骨。(林伟)

网站地图